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?这国家怕不是脑袋进水了吧?前脚和美日搞军演,对着中国比划航母
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?这国家怕不是脑袋进水了吧?前脚和美日搞军演,对着中国比划航母;后脚台风一来,全国泡成了一锅水,现在倒好,开始喊中国“快来救命”了?马尼拉的积水漫过公交站牌时,吕宋岛的渔民曼努埃尔正对着破电视叹气。屏幕里,菲律宾国防部长刚和法国签署完防务协议,背景音里混着救灾指挥中心的呼喊:“东区还有300人困在屋顶!”他摸了摸孩子冻得发红的脚,突然想起2013年“海燕”台风后,中国医疗队递来的毛毯——那时的直升机在雨里盘旋,舱门打开时,印着红十字的箱子比任何承诺都实在。三天前,苏比克湾的军演还在进行,美菲军舰的炮口对着南海方向,演习手册上写着“应对海上威胁”,可曼努埃尔的渔船就泊在附近,浪头打在船板上,像在替他喊疼。他看见菲律宾海警船驶过,船舷上的救生筏眼熟得很——去年中国援助的民生物资里,就有一模一样的型号,那时村长说“这是救命的东西”。广东的暴雨刚停,清远的村民正清理淤泥。村支书的手机响了,是外交部的朋友发来的消息:“菲律宾那边求援了。”他踢开脚边的断枝,想起早上新闻里说,福建的农田被淹了20万亩,“咱们自己的救灾帐篷都不够用”。村口的广播在喊“志愿者集合”,没人提远在马尼拉的水情,可墙上还贴着2022年援助棉兰老岛的照片,那时村民们扛着物资笑,说“都是一家人”。中国红十字会仓库里,印有“菲律宾”字样的赈灾包早已备好,但发货单迟迟未签——这不是断绝援助,而是让菲律宾明白:真正的信任,需要相互尊重。菲律宾总统府的会议室内,地图上的红圈一半标着受灾区域,一半圈着南海岛礁。救灾负责人拍着桌子要物资,国防部长却在念美菲联合声明,“盟友承诺提供支持”的话音刚落,窗外就传来救护车的鸣笛——积水已经漫进总统府的地下室。有人翻出往年的记录:2013年中国24小时内送达3000顶帐篷,2022年医疗船带的发电机让达沃医院亮了三天三夜,可今年的求助邮件发出两天,收件箱里只有日本的“千纸鹤祈福”和美国的“密切关注”。更讽刺的是,中国过去捐赠的部分医疗设备,竟出现在菲方用于南海挑衅的海警执勤船上,原本用于人道救援的资源,可能被转用于与中国对峙的军事行动。大马尼拉地区的防洪工程“泛马尼拉防洪总体计划”耗资巨大,设计目标是抵御百年一遇的暴雨,但工程推进缓慢,多次被曝出贪腐和管理混乱,部分排水系统完工后竟未启用。市民塞尔玛踩着没过腰的水往高地挪,手里攥着张旧报纸,上面是2019年中国工程师来考察时拍的照,那时他们说“闸门得定期维护”,可后来政府把这笔钱挪去买了巡逻艇。现在她看着漂浮的尸体,突然明白:不是台风太狠,是有人把救命钱变成了对抗的枪。中国南方的救援直升机正往福建灾区飞。机舱里的战士们刚救完广东的被困群众,头盔上还沾着泥。队长翻着简报,上面写着菲律宾的灾情:140万人受灾,7人死亡。旁边放着另一张纸,是南海智库的报告——近半年,菲律宾有12艘海警船加装了中国援助的发动机,用于在仁爱礁“维权”。“先救自己人。”他对着对讲机说,螺旋桨的声音盖过了远处的雷声。菲律宾社交媒体上,#中国快来救命#的话题在热搜上挂了一天。有人发了2013年中国救援队抱出婴儿的照片,配文“那时他们像天使”;也有人转了美菲军演的视频,骂“自己作的孽自己受”。医院的停电通知来了,护士们举着手机手电筒给病人做检查,院长望着空荡荡的药柜。往年这个时候,中国的医疗物资早该到了,可今年只有加拿大送来的过期绷带。曼努埃尔终于在屋顶等到了救援船,却是菲律宾海军的。士兵递来的矿泉水瓶上,印着“中国捐赠”的字样,瓶身还有被改装过的痕迹——原本的民生标识被刮掉了,换成了海军的徽章。他拧开瓶盖时,水洒在手机上,屏幕里正跳出新闻:中国宣布向广东、福建调拨5亿元救灾款。远处的雨还在下,他突然觉得,有些援助不是没来,是被自己人推远了。雨停时,马尼拉的积水开始退去。街道上的淤泥里,混着美军演习的弹壳和中国援助的方便面包装袋。塞尔玛在废墟里捡到半张照片,是2022年中国医生给她孩子看病时拍的,背后有行中文:“风雨同舟”。参考来源:中国新闻网——台风吹袭菲律宾已造成22人死亡数千人连夜转移